Peiyuan Wang bio photo

Email

Twitter

Github

物理社会学


突发奇想,学着曹则贤教授来一把物理解释哲学和社会学。

今天课上聊到了生育意愿的问题,结合我一直以来以此为某一论据说明社会的功利性,突然产生了灵感。

所谓功利性就是理性的绝对化,感性的淡漠化。其结果包括自私利己,自我意识过剩,知觉的退敏感,极端两极化(所谓极端两极化指的就是非错即对的根深蒂固)。这些特征似乎正在指向某种物理特性,也就是物与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丧失。结合鞠大佬说的,物理学研究的就是相互作用,它总会带来复杂性,而数学抽象出来的东西往往不考虑这些复杂条件。我认为类比于社会学,人与人就和理想气体一般,不考虑互相碰撞,不考虑互相的作用,亦即人与人情感的剥离。这似乎是合乎理性的,因为这样处理起来非常方便。但是我们会发现,当粒子与粒子相互独立,整个系统反而会丧失一些带有粒子特性的参量,而只显示集体的特性。多么完美的又一悖论。因此粒子越独立,人越孤立,整体上越丧失特性,群体越盲目。以此解释现在人的特性越是百花齐放,群体上越具有着齐刷刷的统一性,比如舆论一窝蜂得涌,比如一窝蜂得挤地铁,堵车,比如街道上匆匆忙忙有序却不关联的人群,比如一个粒子与粒子不再发生联系,亦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社会。

20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