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
刚吃了个小瓜,据说是清华群里的消息。一对清本情侣,女方去hk读了金融,男方在搞纯数。纸醉金迷也好,嫌贫爱富也好,女方想分手(还是出轨了来着?忘了)。
男女方的视角都有小作文,女方小作文里有一句话让我想聊聊。大致意思是“大家都是成年人了,男方的那些才华横溢变得去魅了,那些不能变现的才华没有吸引力了。我看到了那些没有我们成绩学历好却站在更高的地方,过的比他们好的人。”
第一反应是有点可悲吧,这个慢慢被物质夺走价值判断的过程是如此可悲,以至于每次看到类似的事情都会觉得一阵悲凉。尤其是劝说自己物质和庸俗是成熟的表现时,我仿佛看着一个人说,一个人最基本的需求是活着,最高的需求是理想,现在我们成熟了,应该去满足最基本的需求了。仿佛那个有勇气仰望星空的人错了,仿佛那样一群用权力和金钱论资排辈的空壳倒是对了。
这话要是出自中专大专社会底层,我是很能理解的。社会的重担压在他们身上,满足基本物质需求需要很多精力,磨灭理想很正常。但是这是精英阶层啊,她的物质需求指的是年薪百万的。
群友指出这个故事太假的理由就是,一个清华数学的本科生,见到年薪50w能那么惊讶,身边的朋友应该很多这种薪资才对。
所以我对故事本身不想说太多。结合香港,单纯聊聊理想吧。
香港或许是个纸醉金迷的地方吧,维港烟花时能看到劳斯莱斯车队驶过。但是,你究竟想要什么人生呢?我可以跑去深圳买到30一斤的羊肉卷回家涮火锅,也可以去海底捞人均300吃一顿火锅。我可以在家用晚上时间炖上一锅猪蹄,精心调味是不是去看看沸腾的锅,也可以去700一位的自助餐吃上一顿奢华大餐。我可以在南京65尝一只河豚,也可以在南京300块钱买上一盏河豚汤。我可以去领养站免费领养一只田园猫,也可以花上几千几万买一只纯种加菲。我可以花几万买一个森海塞尔的hifi配上几万的声卡,也可以用十几块的耳机听古典音乐。我可以用一千多的手机看视频,也可以用一万多的苹果看视频。有的人月薪几千日子却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有的人年薪百万日子却仿佛空壳机器人,给他们时间和金钱都找不到意义和方向。
拉康的理论还是蛮影响我的,人的欲望不过是对纯白完美的幻想,羡慕嫉妒嫌弃也不过是幻想而已。买了个相机我就幸福了,吃了顿火锅我就幸福了……其实啊,当人有很多幻想,且不断在满足时,人是最幸福的。而理想,就是这个东西。拥有理想信念,每天向着理想一步步走,几乎达不到幻灭那一刻。有理想时,人才能有无穷无尽的幻想,而且有很多幻想是在追梦路上,一点点得到满足。比如我想读完一本书,今天读了一页就有一页的幸福。而物质,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幻想,它不像理想那样美好,也不像理想那样困难,所以拿它作为幸福的来源并不可靠。
回到主题,所谓的对物质权力的追求就是成熟,想想不过是愚蠢。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比如苹果15promax的幻想上,觉得得到就会进入纯白的快乐空间,身边一切都会好起来。这种愚蠢,还不如恋爱闹呢。
202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