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iyuan Wang bio photo

Email

Twitter

Github

游记


这次旅行几乎是以二次元为主线的,列出了一系列喜欢的番,进行了一场圣地巡礼式的追随。但是我并没有把这当成一系列的打卡,或者说不全是,更多的是在一个目的地和另一个目的地之间的奔跑的状态很令人享受。我有一个目的地,我不必执着于何时赶去,我的路线明确,却随时可以停下来为一只海鸥拍照。这是一种既不空虚又不匆忙麻木的状态。

旅行多数和圣地巡礼并无很大区别,前往一个个景点,听导游讲一些该地的故事,或者前往一些人文景点,学习一些新的人文知识。一般意义上的旅行,总是被一个个目的地串联起来的,而目的地的选择,更像别人赋予的(那里好看,那里有很多新奇的知识,那里很适合打卡)。你要前去那里,听导游诉说,听展品诉说,听风景诉说。圣地巡礼不同,你前去那里,听自己诉说。走在七里滨,想起当初看到咲太和翔子的对话,自己是何种感受。坐在浪花映照的落日前,想想自己过去的心境。也许回想起一年前同样在五月二十日,在海边沙滩的样子。

还有一种旅行,像一次度假,漫无目的的享受悠闲的时间。某种程度上这也被包含在了我的旅行里,想慢就慢想快就快,想坐就坐想跑就跑,我那一刻我只被一个目的束缚,像没有断线的风筝一样飞着。10点去的入住要求并不妨碍我在8点半给新宿街头的歌手录制一首歌,也不妨碍我给那里另一位街头歌手一点时间欣赏,并投币300日元。

对于穿越幻想又有了新的理解。我不再幻想有大他者,不再幻想某些符号能给我纯白的完美体验,我单纯的享受追逐某些东西的过程,对于到达那里并不抱有过分的期待。事实上,我到了圣地,那里和动漫一模一样又如何?所以圣地巡礼的目的根本不在于到达哪里,而在于设计了一条能让我沉浸在幸福感的路,让我享受地推动巨石的路。樱丘那里我几乎找不到什么fate的影子,但是那个晚霞,那个俯瞰城镇时夜空中的月亮,让我一路奔跑变得畅快无比。填满128g内存卡的照片并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拍照时我是如此享受那一时刻,想把它留存在照片里。我知道我留不住什么,所以更要享受拍照的瞬间,那瞬间比照片更加珍贵。

好了,关于圣地巡礼的部分告一段落。日本让我很享受的部分说完,总还有些不满意的地方。在日本的食住行我并不太满意。

吃的东西怎么说呢,烧鸟Omakase也试了一次,日式拉面也吃了,海鲜也吃了。不得不说在料理上,日本的符号化或者说仪式感很强。但是和我的出身有关,还是排骨土豆炖豆角更让我满足,还是大口大口吃的西红柿鸡蛋米饭更让我舒服。Omakase的火候很好,调味很好,什么都恰到好处却又让人感觉拘束,一份份精致的饭如同日本文化一样,带有一种压抑感。日式拉面比国内的日式拉面好吃很多,海鲜也很好吃,但是日本的料理很难让我感觉到浑身的舒畅和满足。简单说就是山猪吃不来细糠,我并不喜欢美食家一般品尝,不喜欢繁文缛节的法餐和日料。偶尔一顿还好,顿顿这样难以接受。出身于咸鲜加碳水炸弹的天津,豪放是我的个人品味。

住的方面只能说比香港好点,日本的旅店很贵,反倒是胶囊和民宿很有性价比。

交通我非常想吐槽一番。首先是电车,日本电车有时刻表但是频率比地铁低太多了。而且有些特快什么的会中间不停车,有些车站月台会是各个方向共用,指示方向不明显还需要绕来绕去。之前和群友讨论到这个,有人提出这是先发城市的弊端,最早吃螃蟹的人那个螃蟹还不成熟,基础设施方面中国更有后发优势。先发的城市想要改造非常困难。这次圣地巡礼我去了多摩市打卡,多摩是一个当初按照第二东京建造的中心城市,学园都市。但是由于疫情等等原因,那里最终还是没能变成一个新的中心。当初的设想是人行道全部架空,车和人全都在不同平面上。感觉这是一个很好的进步手段,通过中心转移,完成更新换代,只不过这种激进的变革很难对抗人们保守的性格,对于原本的中心,会产生依赖。中国一样面临相同的问题,日本美国的地铁都破破烂烂的,同样的,北京的地铁也有很多破破烂烂的站台。当陷入先发劣势时,那里就会变得又像中心又像废墟。

到达新宿时我曾写过小作文,太累了就没发出来。新宿给我一种很强烈的香港既视感,人潮涌动,灯红酒绿,高楼大厦,破破烂烂。我曾感觉新宿非常诡异和恐怖,因为那些灯红酒绿,那些麻木的上班族形成的潮水,好像随时可以将你裹挟进什么黏糊糊的物欲里。尤其是日本那本就压抑的文化氛围,加之站街女和酒肉气息,像是东亚文化和资本主义不可调和的矛盾形成了一座想要喷发的火山。之前的路线一直在乡下,千叶江之岛箱根,在那里日本的规规矩矩和礼貌显得蛮亲切的,但是在新宿之类的,这种文化并没有容身之所。

不过市中心具有一套完备的符号消费机制,是物欲和消费的天堂。日本的软实力造就了这一点,从二次元到料理再到“工匠精神”,对消费的符号化可以说是登峰造极的。秋叶原琳琅满目的商品遍布一条街,一栋栋六七层的大楼每一层都是各种二次元商品(当然秋叶原的价格一般都比较贵)。在符号化的消费上,国内很少有什么地方让我感觉到潮水般的物欲袭来,文化输出上,国内真的不够用心。

总的来说很完美的一次旅行,日本文化虽然也有很多缺点,但是在用心方面确实很厉害,中国文化我认为最不足的地方就是这里,中国人太聪明,表面功夫研究的透彻,但是少有人究其本质,核心的逻辑被别人握在手里。太会变通了,缺少点日本人那种一根筋的哏劲儿。

2024-6-2